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学制及毕业要求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
学 制:全日制/三年
毕业要求:
(1)修完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习环节,完成教学规定 考试
(2)通过学校规定的学生德育操行测评
(3)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能熟练操 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 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 和常用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立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采取“订单班”培养模 式,通过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轨道交通基本行车组织 知识,客运组织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管理能力,取得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岗位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可以胜任从事城市轨道 交通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岗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事交通运输 类的辅助性岗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是城市轨道交 通集团和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下属企业。
对应的主要岗位有:客运员、站务员、值班员、票务员以及 运营管理员等相关岗位。
三、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 识。
了解交通服务、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
初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调度、组织 等方面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四、能力结构要求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
2.具备一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组织调度、票务管 理、车务管理等专业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
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
1.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 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鉴 赏,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 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谟锝患仕?。通过课内外的教 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 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 情趣。
2.数学
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 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 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3、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 法;培养学生听、说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熟悉交通专业英语常用的基础词汇和基本语句,注重相应的口语训 练与实际应用能力。
4.体育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 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 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 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具 有较强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力。
6.思政(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感情。
(二)专业基础课程训练
普通话训练 注重实际交流能力培训,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 的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形体训练
通过形体礼仪训练塑造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内涵和气质,为
今后从事服务行业打下基础。
3.礼仪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基本要求,强化训练,采用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帮助学生纠正平常不良习惯,通过职业化的服 务理念与服务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服务知识,提升服务技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军体
在军训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学生服从精神和坚强意志和精神,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和坚强毅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及基本要求
1.铁路概论
本学科主要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 划与路网设计、线路与车站、车辆与供电、信号与通信、运行组 织与经营管理、投资效益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城市轨道 交通的基本常识。
2.铁路政策与法规
主要学习城市轨道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 全以及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的法规和评价标准。
3.乘务员实务
以票务员、乘务员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为指导,学习城市轨道 交通车站和客运组织工作、票务管理、乘务管理、市场营销分析 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掌握轨道交通客运流程、任务、特点、原则、 客运组织的管理系统及客运组织能力的技术措施。
4.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重点掌握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防灾报警系统应用等内容,使之在今后工作中有一定的 实践基础。
5.民航服务与沟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航服务与沟通 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具备设备使用及管理沟通的能力。
6.铁路运输市场营销
本课程学习 面广泛,主要要求学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 发展方面的关系,注重营销理念的培养与学习,比如城市轨道交 通企业的营销及轨道交通沿线资源开发营销,如房地产、综合商 业、广告、通信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服务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服务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沟通技巧和方法。
(四)专业核心课程训练
运输设备实训
主要任务是通过视频和网络展示轨道交通运营的设备设施, 特别是车站的功能站设备与机车车辆设备,通过相关设备各功能 的模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完全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该 知识,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公共关系实训
主要任务是通过模拟处理突发公共事故,帮助学生深刻体会 公共关系的一般知识在工作中如何具体运用,从而增强学生面对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职业资格考证实训
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的单项职业资格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帮 助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证活动。
专项实训
主要任务是围绕专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将两门甚至三门 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例如票务管理课程的专项训 练就是要提高学生售票能力。
顶岗实习
主要任务是全面接触社会,完全按照职业人士的标准和岗位 职责要求完成由学生身份到职业人士的转变,期间需要完成毕业 考试和相关就业实践鉴定。
六、实践教学实施
完善“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拓展技能”的实践 教学模式,实践课安排如下表。
专业实践课安排表
实践项目 | 技能培养 | 实践安排 |
认识实习 | 基础技能 | 从第2学期起,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及学生掌握职业技 能的程度,在地铁、铁路、公交车等车站、控制中心、 停车场、客运专线车站进行设备认识、岗位认识实习 |
校内实训 | 专项技能 | 第2?4学期,每门专业课每学期不少于2周实训。普 通话、计算机、形体礼仪训练) |
生产实习 | 综合技能 | “黄金周在客运公司、地铁、轻轨实习,铁路“春运” 客运专线车站和列车乘务实习 |
顶岗实习 | 拓展技能 | 预就业单位或校外基地实习 |
每门专业课每学期均安排 1-2 周以上的校内综合实训。根据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由指导教师模拟现场工作,下达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城轨客运组织方法》时,安排“AFC设备操作训练”模拟地 铁某一车站,提出正常情况下闸机工作模式的设置、大客流情况 下闸机模式的设置、事故应急情况下闸机模式的设置、闸机票箱 已满的处理、闸机扇门故障等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内容重点讲授 操作,并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打破固有的学期与假期划分,实习安排兼顾企业生产实际?!笆弧被平鹬芷诩?,是地铁、轻轨客流的高峰,地铁轻轨公司 需要增加车站的站务人员,在城市地铁开通运营后,每年的“十 一”黄金周由本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参加车站的客流组织工作;每 年的铁路春运客流高峰期,由本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客运专线 车站客流组织和列车乘务工作。因此,安排第三学期 1周、第五 学期4周实习,既完成了生产实习,也缓解了企业的压力,达到 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标。由此带来的假期安排、教师指导,均有 相应配套措施。
第 6 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利用学生预就业单位或校外实习 基地,实习票务管理、列车运行指挥工作、调车工作。
1.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的实施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明确双证书要求,要求学生在 毕业前应至少获得一个个相应的技能证书。普通话、计算机等有 社会认证体系的课程,用获证考试代替课程结业考试。建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奖励学分体系,鼓励学生获取多证 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1)通用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发证部门 | 等级 | 要求 |
1 | 普通话等级证书 | 城市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二乙 以上 | 必考 |
2 | 计算机系统操作工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 | 中级 | 必考 |
2)专业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发证部门 | 等级 | 要求 |
1 | 城市轨道交通客 运员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城 轨企业 | 职业 资格 证书 | |
2 | 城市轨道交通票 务员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城 轨企业 | 三选 | |
3 | 城市轨道交通站 务员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城 轨企业 | ||
4 | 铁路客运员 | 铁道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中级 | |
5 | 铁路列车乘务员 | 铁道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五选 | |
6 | 国家旅游局和城市市旅游 局 | 职业 资格 证书 | ||
7 | 前厅服务员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 | 中级 | 要求 |
8 | 客房服务员 | 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 | 中级 | 要求 |
教学设施
校内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校内各门基础课应有完善的优质数字资源及学生使用平台,
计算机基础、英语课程、体育课程的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应有 以下基本要求:
不少于50人的网络机房,配备有1-2台网络服务器和 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不少于 50 人的模拟语音室或有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 网络机房。
体育场馆(形体室)和设施条件能基本保证体育教学和 学生的课余健身及形体训练需要。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建设思路,采用校企合作共建 共享的运作模式,主要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行车、客运、安全课程 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实训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高度仿真、功能 完善、符合职业认知规律和课程改革方向的实训环境,充分保障 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建议如下:
序号 | 种类 | 设备名称及基本配置数量 | 实训项目 |
1 | 行车指挥类 | ATC系统仿真软件 行车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 四站三区间车站 LOW 操作台及 联锁设备 车辆段微机联锁设备 信号旗、信号灯、各类行车台 账、钩锁器等行车备品 城轨车站仿真沙盘 | 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实训 车站接发列车作业 行车调度员岗位训练 车辆段行车组织训练 与车站设备类配合使用进行非正常情 况下的应急训练 行车类技能鉴定 |
2 | 车站设备类 | 仿真FAS设备 仿真机电设备监控设备 仿真车站通风、给排水设备 仿真车站IPB后备盘 | 仿真车站控制下的各种操作 车站防灾、消防应急处置实训 车站级BAS、FAS等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实训 |
序号 | 种类 | 设备名称及基本配置数量 | 实训项目 |
⑤屏蔽门、扶梯设备 | ④配合行车系统开展应急处理训练 | ||
3 | 客运服务及 票务管理类 | ①仿真站台 ②至少 1 个站的 AFC 终端设备, 包括:两通道闸机、自动售票机、 人工售票机、验票机、半自动售 票机、车站计算机、票务软件 | 票务终端设备认识实训 票务终端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训练 售票、充值、退票、无效票的处理等 票务训练 票务报表、统计等训练 客运值班员技能鉴定 |
4 | 城轨调度 中心设备 | 模拟 OCC 中心设置总调台、电 调台、环调台、维调台 各调度台仿真软件 | 监控某地铁模拟线路各设备状态的工 作环境 设定设备的各种故障,让学员演练调 度基本应急处置能力,满足城市轨道调 度综合应急实践教学需要 |
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应包含某城市轨道运营公司和某铁路局运营 部门,城市轨道校外实训基地至少应有一条运营线路,含调度中 心(OCC)、车辆段(车?。┖?/span>若干城轨车站。铁路校外实训基地 应有客运站一个、区段站一个。
学校应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完成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 习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习基地应为学生配备兼职教师,和 校内教师共同制定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
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应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便于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教 室、实训室均应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
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教材
必须选择中职或者高职高专教材,禁止跨本科层次选择教 材。优先选用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和铁道部规划教材,鼓励有特 色和创新的校本教材。
图书 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与刊物,生均专业图书、期刊资料及 电子图书不少于 60册。
数字化(网络)资料
主干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材、教案、多媒体课 件、案例库、习题库、图片及视频资料库,开辟师生学习讨论区,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在教学过程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 中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利用理实一体学训室、多 媒体、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为全面评价学生各种职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多 元结合的考试、考核方式,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角度立 体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的发展原则。
过程评价加期末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理论考核加实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课程考核加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顶岗实践的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老师相结合进行评 价。
教学管理 主要采用以学年制为主体的全日制教学管理模式,可弹性实 施学分制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 | 学分 | 课时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考核 | ||
合计 | 理论 | 实训 | (S/C) | ||||||||||
公共课 | 1 | 语文 | 4 | 160 | 160 | 32 | 32 | 32 | 32 | 32 | S | ||
2 | 数学 | 4 | 160 | 160 | 32 | 32 | 32 | 32 | 32 | S | |||
3 | 英语 | 4 | 160 | 160 | 32 | 32 | 32 | 32 | 32 | C | |||
4 | 体育与健康 | 4 | 160 | 160 | 32 | 32 | 32 | 32 | 32 | C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320 | 160 | 160 | 64 | 64 | 64 | 64 | 64 | S | ||
9 | 思政(红色文化、国防教育) | 2 | 80 | 80 | 16 | 16 | 16 | 16 | 16 | C | |||
10 | 劳动教育 | 8 | 80 | 40 | 40 | 16 | 16 | 16 | 16 | 16 | S | ||
合计 | 34 | 1120 | 920 | 200 | 224 | 224 | 224 | 224 | 224 | ||||
专业基础课 | 12 | 普通话 | 4 | 160 | 160 | 32 | 32 | 32 | 32 | 32 | C | ||
13 | 形体 | 6 | 256 | 128 | 128 | 64 | 64 | 64 | 64 | C | |||
14 | 礼仪 | 6 | 64 | 32 | 32 | 32 | 32 | S | |||||
15 | 军体课 | 8 | 384 | 192 | 192 | 96 | 96 | 64 | 64 | 64 | S | ||
16 | 茶艺 | 2 | 64 | 32 | 32 | 32 | 32 | S | |||||
合计 | 26 | 928 | 494 | 334 | 224 | 224 | 192 | 192 | 96 | ||||
专业课 | 21 | 乘务员实务 | 2 | 32 | 16 | 16 | 32 | S | |||||
22 | 铁路概论 | 2 | 32 | 32 | 32 | S | |||||||
23 | 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 | 2 | 32 | 32 | 32 | C | |||||||
24 | 旅游地理 | 2 | 32 | 32 | 32 | S | |||||||
25 | 铁路政策与法规 | 2 | 32 | 32 | 32 | S | |||||||
26 | 民航服务与沟通 | 4 | 96 | 96 | 64 | 32 | C | ||||||
27 | 餐吧服务 | 4 | 64 | 32 | 32 | 64 | C | ||||||
28 | 铁路运输市场营销 | 4 | 64 | 64 | 64 | ||||||||
29 |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 4 | 64 | 64 | 64 | S | |||||||
30 | 服务心理学 | 4 | 64 | 64 | 64 | S | |||||||
31 | 顶岗实训 | 10 | 720 | 720 | 720 | C | |||||||
合计 | 40 | 1232 | 1184 | 48 | 480 | 32 | 720 | ||||||
总计 | 100 | 3200 | 2598 | 582 | 928 | 480 | 416 | 416 | 1040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教学进程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周数 | 各学期课内时数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基础技能训练 | 1 | 普通话 | 2 | 32 | 32 | 32 | 32 | 32 | ||
2 | 形体 | 4 | 64 | 64 | 64 | 64 | ||||
3 | 礼仪 | 2 | 32 | 32 | ||||||
4 | 军体课 | 6 | 96 | 96 | 64 | 64 | 64 | |||
5 | 茶艺 | 2 | 32 | 32 | ||||||
专业技术能力 | 12 | 乘务员实务 | 2 | 32 | ||||||
13 | 铁路概论 | 2 | 32 | |||||||
14 | 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 | 2 | 32 | |||||||
15 | 旅游地理 | 2 | 32 | |||||||
16 | 铁路政策与法规 | 2 | 32 | |||||||
17 | 民航服务与沟通 | 4 | 64 | 64 | 32 | |||||
18 | 餐吧服务 | 4 | 64 | |||||||
19 | 铁路运输市场营销 | 4 | 64 | |||||||
20 |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 4 | 64 | |||||||
21 | 服务心理学 | 4 | 64 | |||||||
合计 | 顶岗实训 | 323 | 259 | 288 | 288 | 288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时数分配表
学期 项目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合计 |
总周数 | 18 | 18 | 18 | 18 | 18 | 14 | 104 |
理论教学周数 | 14 | 16 | 16 | 16 | 16 | 12 | 90 |
理论教学学时 | 248 | 272 | 160 | 208 | 184 | 0 | 1072 |
技能训练 | 152 | 128 | 208 | 160 | 136 | 208 | 992 |
考试 | 2 | 2 | 2 | 2 | 2 | 0 | 10 |
入学、毕业教育 | 2 | 0 | 0 | 0 | 0 | 2 | 4 |
平均周学时 | 25 | 25 | 23 | 23 | 20 | 17 | 133 |
考核门数 | S5/C4 | S5/C3 | S4/C3 | S4/C2 | S4/C3 | S1/C2 | S23/C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