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电子与信息技术
二、专业代码 :091200
三、招生对象: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全日制中职/三年
五、就业面向
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产品检测、电子行业第一线的生产、设备维护、产品维修、工程施工以及产品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1.电子产品检验员
2.生产一线操作员
3.电子工艺管理员
4.电子产品营销、售后服务人员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单片机控制技术、高频电子等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并且具有较快适应第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基本电路图的识图、绘图能力。
(4)具有基本的单片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基础知识。
(5)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常用软件应用的能力。
(6)具有必要的电子工艺、电子产品检验方面的基础知识、电子设备维修与电子产品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
2.技能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3)具有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4)具有电子产品生产一线的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
(5)具有对基本电路图的识图和绘图能力、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的能力。
(6)具有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备电子产品的生产设备的运用、维护的能力。
(7)具备电子产品的检验、维修、销售能力。
(8)具有音像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9)具有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能力。
(10)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变化;
(3)服从管理规定,遵守劳动纪律,尊重他人的知识成果和产权;
(4)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5)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适应协同工作的需要。
七、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时:48 其中课外学时:16)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加强自我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36 其中课外学时:20)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交往、求职、环境适应及心理调适等技巧,学会积极沟通,学会识别异常心理现象,预防和缓解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体育与健康(课时:60)
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自学和实践体验,使学生不断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坚强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塑造更健康的体魄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积极作用。
4.数学(课时:32)
本课程是为中专学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较熟练的运算技能,并能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以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服务。
5.英语(课时:120)
本课程主要学习基础英语相关的听说读写等内容,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6.计算机应用基?。问保?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7.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时:38)
本课程旨在帮助中职生调适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国家关于中职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求职方法与技巧,培养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必备知识、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帮助中职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功就业或创业的目的。
(二)专业基础课
8.电路分析(课时:56)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9.模拟电路(课时:64)
模拟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10.高级程序语言设计(C语言)(课时:64)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不但要注重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程序设计技能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算法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技能,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及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配合单片机课程进行嵌入式开发打下基础。
11.IT职业英语(课时:32)
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于一些典型学科参考文献的阅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一些主要的词汇,了解本专业英文参考与介绍文献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独立阅读本专业参考文献、说明书等打下基础。
12.电子测量技术(课时:64)
本课程系统地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原理和测试技术。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能力。
13.电子工艺&SMT(课时:64)
电子工艺&SMT系统地讲述电子设备设计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设计、装配焊接技术、电子装连技术、表面组装与微组装技术、电子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工艺、电子设备技术文件,以及产品检验质量和可靠性等,通过该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了解电子产品的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中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三)专业主干课
14.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时:64)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必修课程。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EDA的基本知识、常用的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目标器件的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在计算机的操作环境中EDA开发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熟练掌握设计输入方法、VHDL设计优化,能进行基于EDA技术较典型设计项目的开发设计。
15.嵌入式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时:64)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主干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
16. AVR单片机开发(课时:64)
该课程以常用的ATmega16单片机为主线,主要学习ATmega16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采用的编程语言;ATmega16单片机的各个功能??榈挠τ?;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时钟芯片和点阵屏等进行连接控制的实例。通过学习初步具备应用AVR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
17.Linux/winCE操作系统应用(课时:64)
Linux/winCE操作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反映了操作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等多门电子类基础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这门课程从多个方面全面地描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和开发过程原理,同时以实用化为目的,跟踪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
18.智能仪器仪表(课时:48)
本课程介绍了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组成、功能特点、发展趋势,重点讲解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方法,在讲解智能仪器仪表中常用的微处理器后,着重讲解智能仪器仪表在设计中常用的硬件接口技术(键盘、LED/LCD、串并行微型打印机、通讯接口等)及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介绍了数据处理技术(重点浮点数运算程序)、常用测量和控制算法(数字滤波、线性修正、量程切换及标度变换、PID控制算法等),以及抗干扰、自诊断等方面知识,同时结合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设计流程及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19.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时:48)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与分析方法,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传感器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等四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测试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20.Arm系统结构与应用(课时:64)
本课程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的任务是:本课程以Arm9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介绍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其主要内容有:Arm9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单片机片内资源定时器、中断的使用以及单片机系统的外围器件扩展应用。
八、专业教学进程安排
学期 | 专业名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第一学期 | 基础文化课 | 1 | 语文 | 2 |
2 | 数学 | 2 | ||
3 | 英语 | 2 | ||
4 | 计算机基础 | 2 | ||
5 | 体育 | 2 | ||
6 | 思政 | 2 | ||
7 | 劳动 | 2 | ||
专业课 | 1 | 元器件 | 6 | |
电工基础 | 4 | |||
2 | 机械制图 | 6 | ||
30 | ||||
第二学期 | 基础文化课 | 1 | 语文 | 2 |
2 | 数学 | 2 | ||
3 | 英语 | 2 | ||
4 | 计算机基础 | 2 | ||
5 | 体育 | 2 | ||
6 | 思政 | 2 | ||
7 | 劳动 | 2 | ||
专业课 | 1 | 电子线路(模数电) | 6 | |
2 | 电子制作 | 6 | ||
3 | EWB/Multisim(仿真) | 4 | ||
30 | ||||
第三学期 | 基础文化课 | 1 | 语文 | 2 |
2 | 数学 | 2 | ||
3 | 英语 | 2 | ||
4 | 计算机基础 | 2 | ||
5 | 体育 | 2 | ||
6 | 思政 | 2 | ||
7 | 劳动 | 2 | ||
专业课 | 1 | SMT工艺与PCB制造 | 4 | |
2 | 电子测量与仪器 | 2 | ||
3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4 | ||
4 | Altium designer | 6 | ||
30 | ||||
第四学期 | 基础文化课 | 1 | 语文 | 2 |
2 | 数学 | 2 | ||
3 | 英语 | 2 | ||
4 | 计算机基础 | 2 | ||
5 | 体育 | 2 | ||
6 | 思政 | 2 | ||
7 | 劳动 | 2 | ||
专业课 | 1 | Altium designer | 4 | |
2 | 企业运作现场管理 | 4 | ||
3 | 电子产品认证 | 4 | ||
26 | ||||
第五学期 | 基础文化课 | 1 | 语文 | 2 |
2 | 数学 | 2 | ||
3 | 英语 | 2 | ||
4 | 计算机基础 | 2 | ||
5 | 体育 | 2 | ||
6 | 思政 | 2 | ||
7 | 劳动 | 2 | ||
专业课 | 1 | ERP与企业管理 | 8 | |
2 | 品质管理 | 2 | ||
3 | 电子产品营销 | 6 | ||
30 | ||||
第六学期 顶岗实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