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二维码 157
发表时间:2020-05-28 16:06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090200

二、教学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学生,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数字影音制作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岗位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

专业技能方向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操作员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数字视频合成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

数字视频合成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

数字影视后期处理

计算机乐谱制作师

助理计算机乐谱制作师

数字音乐制作

录音师、音响调音员

录音师、音响调音员

数字音频处理

音视频设备检验员

音视频设备检验员

数字音像设备使用

六、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数字媒体行业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意识。

3.具有数字媒体制作与应用领域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ず椭柿抗娣兑馐?。

4.具有获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动态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识别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所需要的英文词汇、语句,借助翻译工具阅读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3.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多媒体素材、正确选择应用软件采集和处理多媒体素材的能力。

4.具有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相关的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素养。

5.具有使用计算机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面创意与制作等工作能力。

6.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7.具有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摄影摄像技术

1.掌握数字影像拍摄基本知识,能进行人像摄影、商业摄影、风光摄影,具有数码照片艺术处理能力。

2.具有影视短片的拍摄与剪辑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影视后期处理

1.熟悉影视剪辑的流程及规范,具有视听元素非叙事性的剪辑及制作影视素材的能力。

2.具有动画创作、剪辑组合和特效制作等编辑及视频影片输出处理的能力。

3.熟悉DV创意与策划的不同业务场景和工作流程,具有DV制作的岗位从业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音频处理

1.熟悉录音与混音技术,具有从事影视录音、后期配音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3.熟悉专数字音频软件操作,具有数字音频的采集、除噪、调整和特效处理,以及对音频进行单轨、多轨的编辑、输出并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音乐制作、网络数字媒体、数码音效设计、电子声像技术、广播影视传媒。

八、课程结构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技能)方向课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九、专业核心课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OFFICE办公软件128学时

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特殊文档编辑。

2.《美术基础》96学时

了解色彩与构图的原理与属性,理解色彩与构图的表现手法,熟悉不同风格设计思路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表现的基础技能。

3.《摄影基础16学时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理解摄影摄像创作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掌握不同主题和背景下构图、用光、动作捕捉等拍摄技能。

4.《手绘POP》64学时

掌握色彩搭配相关知识,理解色彩与设计相关性,并能通过作品表达出个人艺术特点。

5.《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96学时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图形图像绘制与编辑的规范要求和艺术手法,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高级操作技能,能使用主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

6.《商业设计96学时

了解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相关知识,掌握海报、标志、VI、包装、书籍、网页、界面、字体、插画等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技能。                                                                                                                                                                                                                                                                       

7.《标志设计64学时

了解主流设计软件的种类和功能,能够使用软件未完成符合客户想法和理念的作品。掌握标志设计常见创作的理念和技法。

8.《Aode Illustrator96学时

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熟悉基础设计方法,掌握运用工具进行图形、图案创意制作并掌握技巧。

9.《网页设计与制作》128学时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编写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

10.《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160学时

了解数字影音采集、编辑与合成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规范,熟悉数字影音采集与编辑与软件,掌握录音、音效处理与合成、视频采集、图片和音频素材导入、影像编辑、影视特效制作、配音配乐、字幕制作、影音输出等操作技能。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附表)

学期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周课时

第一学期

基础文化课

1

职业生涯规划(1-4周、每周2节)

2

2

法律基?。?-16周、每周2节)

3

生活礼仪(亲朋好友,传统习俗)

1

4

语文常识(传统文化)

2

5

心理健康

1

6

书法

1

7

音乐

1

8

体育

2

9

班会

1

专业课

1

美术基?。ㄋ傩?、素描、色彩)

6

2

三大构成

6

3

计算机基础

4

4

美术简史

1

5

创意文案

2


第二学期

基础文化课

1

经济社会与政治

2

2

语文常识(普通话、演讲与口才)

2

3

书法

1

4

音乐

1

6

体育

2

7

班会

1

专业课

1

手绘POP

4

2

PhotoShop

6

3

计算机基础

4

4

Adobe Illustrator

6

5

摄影基础

1


第三学期

基础文化课

1

哲学与人生

2

2

语文常识(应用文写作)

2

3

生活常识(健身与急救、常用药、生理常识)

2

4

生活常识(形象设计、服装搭配)

1

6

体育

2

7

班会

1

专业课

1

InDesign

4

2

商业设计(海报、画册、DM)

6

3

标志与品牌设计

4

4

广告策划

2

5

影视后期

4


第四学期

基础文化课

1

商务礼仪

1

2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2

3

生活常识(常用家庭工具使用、水电、木工)

1

4

理财与投资(财务管理、金融常识、投资、盘点)(1-8周)

1

5

企业管理(团队建设、财务制度、人事管理)(9-16周)

7

体育

2

8

班会

1

专业课

1

影视后期

6

2

DeramWeaver

8

3

VI设计

8


第五学期

基础文化课

1

语文常识(外国文学名作欣赏)

2

2

美术名作欣赏(色彩搭配)

1

3

行政管理

1

4

挫折教育

1

5

就业与面试(含简历制作)

1

7

体育

2

8

班会

1

专业课

1

产品包装

8

2

印前技术与印刷工艺

2

3

网店装修美化

8

4

平面广告与营销

1

5

毕业设计

2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综合素养及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及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市场的行业规范为实际的教学管理要求。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