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信丰中专)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原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信丰县分校(俗称“金盆山共大”)和创办于2007年的信丰县天华职业技术学校在2010年整合而成,先后被授予“全市职业教育先进学?!薄敖魇∈痉吨械戎耙笛!薄叭肮そ逃嘌凳痉兜恪薄敖魇≈行⊙Вㄓ锥埃┢桨惭J痉堆!薄敖魇〈锉曛兄把!薄案又菔形拿餍T啊薄案又菔蟹穹枪兄凭梅⒄瓜冉ノ弧薄靶欧嵯赜镅晕淖止娣痘ㄉ枋痉缎!钡热儆坪?,是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NIT)考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CAD)项目考试基地、江西省退役士兵定点技能培训单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赣州市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赣州市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中国合唱艺术之乡合唱示范基地。2016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西省教育厅批复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位于信丰县工业园区诚信大道,校园占地面积100,900平方米(151.35亩),校舍面积47,083.99平方米,生均28.81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1310万元,生均3,740.72元;总投资14,408万元。
1.2学生情况
1.2.1招生规模。2020年,学校全日制招生1083人,比2019年度减少75人,其中农村户籍971人,比2019年减少106人,城镇户籍81人。
表一:新生生源情况分析表
2019年 | 2020年 | 增长情况 | |||||
人数 | 占比重 | 人数 | 占比重 | 人数 | 增长 比重 | ||
新生总人数 | 1158 | 1083 | -75 | ||||
按 专 业 |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 172 | 15% | 276 | 25% | 104 | 10.6% |
学前教育 | 211 | 18% | 195 | 18% | -16 | -0.2% | |
计算机应用 | 266 | 23% | 45 | 4% | -221 | -18.8% | |
模具制造技术 | 54 | 5% | 46 | 4% | -8 | -0.4% | |
汽车制造与检修 | 169 | 15% | 135 | 12% | -34 | -2.1%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89 | 8% | 47 | 4% | -42 | -3.3% | |
机电技术应用 | 39 | 3% | 36 | 3% | -3 | 0.0% | |
电子商务 | 0 | 0% | 128 | 12% | 128 | 11.8% | |
电子与信息技术 | 158 | 14% | 0 | 0% | -158 | -13.6% | |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 0 | 0% | 161 | 15% | 161 | 14.9% |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0 | 0% | 14 | 1% | 14 | 1.3% | |
按 户 籍 | 农村 | 1077 | 93% | 971 | 90% | -106 | -3.3% |
城镇 | 81 | 7% | 81 | 7% | 0 | 0.5% |
1.2.2在校生规模。2020年,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3502人,比2019年减少134人,学生巩固率达95.41%。
表二:在校生规模情况分析表
2019年 | 2020年 | 增长情况 | |||||
人数 | 巩固率 | 人数 | 巩固率 | 人数 | 增长比重 | ||
按年级 | 一年级 | 1161 | 99.60% | 1083 | 99.63% | -78 | 0.03% |
二年级 | 1270 | 99.81% | 1158 | 98.79% | -112 | -1.02% | |
三年级 | 937 | 97.87% | 1261 | 98.81% | 324 | 0.94% |
1.2.3毕业生规模。2020年,学校毕业生1002人,比2019年减少25人,毕业生双证率98%。
1.2.4培训规模。2020年,学校服务社会短期职业培训997人次,比2019年减少283人。
1.3教师队伍
2020年,学校教职工人数234人,生师比达14.97:1,比2019年减少8人;“双师型”教师占25.13%;专任教师187人,比2019年增加8人,增长比例4.5%;兼职教师占20%;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87人,占专任教100%,比2019年增加76.4%;硕士以上学历4人,占教职工人数1%;高级职称教师2人,占教职人数1%。
表三:师资队伍情况分析表
教职 | 生师比 | 双师型 | 专任 | 兼职 | 本科 | 硕士 | 高级 | |
工数 | 教师 | 教师 | 学历 | 学历 | 职称 | |||
2019年 | 226 | 14.2 | 22 | 180 | 31 | 101 | 4 | 2 |
2020年 | 234 | 14.97 | 47 | 187 | 47 | 183 | 4 | 2 |
1.4设施设备
2020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310万元,生均3742.72元,比2019年增加174万元,增长比例15.32%;纸质图书11.7万册,生均33.41册,比2019年增加6.04万册,增长比例106.71%。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树职业教育标杆”为目标,秉承“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为宗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和社会服务活动,参与人数比例逐年提高。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8%、专业技能合格率97%、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3%、毕业率98%。
2.2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秉持“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遵循教育部门提出的“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精神,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本年度新增了“女子合唱团”、“朗诵与主持艺术团”等4个学生社团,使校园学生社团达35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为我校社团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一年来,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88%,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2%,实习满意度达9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7%,生活满意度达92.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7.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3%。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一年来,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出资的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奖学金方面,2020年享受人数为4人,总金额2.4万元;在国家免学费方面,2020年享受免学费人数2019年秋季为2617人,比2018年减少103人,总金额272.3万元,比2019年减少16.43万元;2020年春季为2520人,比2019年增加96人,总金额为262.13万元,比2019年增加67.25万元;国家助学金2019年秋季为683人,比2019年增加102人,总金额为68.3万元;2020年春季为650人,比2019年增加152人,总金额为65万元。2020年秋季学期,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主要是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按国家下达的文件,结合江西省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我校把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主要是补助给我校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表四-1:学生资助情况分析表(免学费)(万元)
2019年 | 2020年 | 增长情况 | |||||||||||||
人数 | 金额 | 人数 | 金额 | 人数 | 金额 | ||||||||||
2018年秋季 | 2019年春季 | 2018年秋季 | 2019年春季 | 2019年秋季 | 2020年春季 | 2019年秋季 | 2020年春季 | 春季 | 百分比 | 秋季 | 百分比 | 春季 | 秋季 | ||
总人数 | 2720 | 2424 | 2887350 | 2554050 | 2617 | 2520 | 2723050 | 2621300 | -103 | -3.79% | 96 | 4% | -164300 | 67250 | |
按年级 | 一年级 | 1000 | 856 | 1060200 | 900650 | 918 | 830 | 923900 | 831600 | -82 | -8.20% | -26 | -3% | -136300 | -69050 |
二年级 | 1030 | 884 | 1111200 | 940800 | 818 | 809 | 860850 | 851400 | -212 | -20.58% | -75 | -7% | -250350 | -89400 | |
三年级 | 690 | 684 | 715950 | 712600 | 881 | 881 | 938300 | 938300 | 191 | 27.68% | 197 | 29% | 222350 | 225700 |
表四-2:学生资助情况分析表(助学金)(万元)
2019年 | 2020年 | 增长情况 | |||||||||||||
人数 | 金额 | 人数 | 金额 | 人数 | 金额 | ||||||||||
2018年秋季 | 2019年春季 | 2018年秋季 | 2019年春季 | 2019年秋季 | 2020年春季 | 2019年秋季 | 2020年春季 | 春季 | 百分比 | 秋季 | 百分比 | 春季 | 秋季 | ||
总人数 | 581 | 498 | 581000 | 498000 | 683 | 650 | 683000 | 650000 | 102 | 14.93% | 152 | 26.16% | 102000 | 152000 | |
按年级 | 一年级 | 324 | 216 | 324000 | 216000 | 408 | 377 | 408000 | 377000 | 84 | 20.59% | 161 | 49.69% | 84000 | 161000 |
二年级 | 257 | 282 | 257000 | 282000 | 275 | 273 | 275000 | 273000 | -18 | -6.55% | -9 | -3.50% | 18000 | -9000 |
2.4就业质量
2020年,学校应届毕业生1270人,比2019年增加244人,增长比例23.78%,初次就业人数1026人,比2019年增加242人,增长比例30.87%。本地工业园就业538人,比2019年增加135人,占就业人数52.43%。年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8.67%,月平均工资在3800元左右,比2010年增加8.57%。对口单独招生升学122人,比2019年减少7人,通过普通高考升入高校122人,比2019年增加9人。
表五: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表
总人数 | 初次 就业数 | 本地 工业园 | 比例 | 增长值 | 对口率 | 月工资 | 对口 单招 | 普通 高考 | |
2019年 | 1026 | 784 | 403 | 51.4% | 1.5% | 95.33% | 3800 | 129 | 113 |
2020年 | 1270 | 1026 | 538 | 52.43% | 1.03% | 98.67% | 3800 | 122 | 122 |
2.5职业发展
根据学校对7个用人单位的485名2020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461人,不满意的24,满意度达95%;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465人,不满意的20人,就业满意度96%;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并推荐的446人,不满意的39,满意度和推荐度为91.2%。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栌惺置教寮际跤τ?、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农村经济管理、学前教育、舞蹈表演、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热门专业,其中3个省级精品专业,5个校企合作订单专业,9个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对接专业。
学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信丰县区域产业布局,紧密对接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战略、精准扶贫战略,动态调整我校专业设置,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重点推进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通过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专业快速发展。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按照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我省技能大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要求,2020年我校先后两次编撰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等共4个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经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审定通过,2020年秋学期正式执行?!妒凳┬越萄Ъ苹泛汀蹲ㄒ导寄芸己吮曜肌返男薅?,使我校专业教学有章可依,是贯彻专业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具体表现,为各专业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基础课改革。重构了符合学生不同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探索和推广了学思结合、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建立了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学评价体系。
专业理论课改革。(1)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改革中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高师资整体水平,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推进教师的探究化教学,使专业理论课教师在创新课程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核心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2)建构新型课程体系。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于实训课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密切校企合作关系,整合专业理论课程内容,构建校企对接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3)创新探究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度、参与度、思维度和有效度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深化专业理论课的滚动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究化教学模式。(4)改革师生评价体系。探究师生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规范的教学评价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促进中职与高职课程相衔接。我校在明确中高职衔接中职段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依据高职院校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贯通。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创设多种教学方式,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借鉴职业技能竞赛成功经验,促进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3.3 教师培养培训
2020年教师参与校内外进修、培训、交流共计37人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培训方式上采用整体性培训、群体性培训和个体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个人反思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达到校本培训的预设效果。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目录,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规范教育教学。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制定完成我校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33项,教学管理职责19项。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诊断诊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规范实习实训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选取教学用书,遵循适用择优的原则。
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定《信丰中等专业学校学部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和《信丰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办法》,构建教学工作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质量评价制度,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3.4.2学生管理。2020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建省级德育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载体,拓展德育途径,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致力学生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了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严格执行招生管理制度。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招生宣传制度,坚决杜绝虚假宣传、有偿招生和欺骗误导学生等违规行为。招生期间,邀请生源学校师生和家长代表来校参观学习,体验现代职业教育,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招生信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学校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及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信丰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在新生注册入学、学生退学、学生毕业等环节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做好新旧中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资助系统数据迁移补录工作和日常维护工作。
严格各项常规管理。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组织全体学生管理人员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德育教育政策理论水平;通过校本培训和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引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对全校学生干部分层次开展了专题教育培训,加强学生自治干部队伍建设和校园监督岗工作;强化主题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禁烟、禁毒、安全法制教育,大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节约意识和道德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了2020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认真规范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开展了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开展18岁成人礼、及笈礼、迎新晚会、新生的入学暨军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德育载体,拓展德育途径,各班级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建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畅通了家校沟通的渠道,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育人和社会育人工作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加强了学风建设,组织入学新生开展了入学摸底考试和专业思想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早晚自习管理和考风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学风建设;以强化自我管理为重点,加强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宿舍管理员的考核,及时发现查处各种不文明行为。按照学生操行考评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学生操行动态考评工作。对全校团学干部分层次开展了专题教育培训,加强学生自治干部队伍建设。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着力抓好体育课教学和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的管理,班级、系、学校等不同层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举办了第8届校运会。学??栌行睦碜裳?,建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了专兼职教师,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4.3财务管理。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教育厅的规定,开展财务活动,在每项经济事务中,严格依照财经纪律、财务规章制度办理。学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学校对财务经费实行严格管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学校实施了财务收支内部审核制度,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学校内部部门财务收支的审核力度。每年末财务工作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报告和审计情况在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在校务公开栏、学校门户网站等平台上公示,公开财务预决算信息,主动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育教学实训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项目,财务收支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学校的一切重大开支和重要经济事项决策均由学校集体研究决定。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按相关规定对报损、报废的财产进行申报、审批,切实做到了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严防学校财产流失。
3.4.4后勤管理。学校建立了健全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配备校产校舍专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学校所有固定资产清理登记,新增和减损固定资产手续规范、及时入账。维护好学校各种基础设施,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所需办公用品及学生用品等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供应制度,保证物品质量,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物品出入库制度;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具体抓落实,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米、面、粮、油大宗物资定点采购、索证登记、食品留样、餐厨具消毒等制度,确保食堂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严格做好食堂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培训、办证等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持食堂的清洁卫生,利用校园媒体及主题班会、板报进行“勤俭节约”宣传活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桌、椅、凳、橱柜、床、沙发、电扇、体育器械等,实行统一由总务处进行管理,由使用部门或个人负责。学校制订配备标准、管理及赔偿制度。建帐立卡,每年核对一次,办理报损报废手续,做到账物相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教职工调进调出,均应办理领用物品归还手续,遗失、损坏按制度赔偿。随时报修,对于非人为损坏的财产,学校负责维修或更换;对校内的水电气由专人负责,实行每日巡视维修制度,随时检查跑冒滴漏,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尤其是用电设备和线路安全,防止水质污染和管道破裂,确保水电气暖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学校的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等以服务外包、过程考核、目标管理的形式,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保证校园及楼宇内部整洁、美观。
3.4.5安全管理措施。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管理力度。为防止校内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校园东西两侧马路设置了减速带,悬挂了限速牌,在学生下课期间、上下学等重点时段禁止车辆出入学校,有效的防止了校内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学校经常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在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实训楼等场所悬挂了警示语,在顶层楼梯扶手间安装了防护网,防止了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在校园围墙周边、学生公寓窗户安装了防护栏,粘贴悬挂了警示语,使学生翻越窗户、围墙的事件大大减少,有效的防止了学生摔伤、跌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处、各系、各班级在做好平时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础上,周一升旗仪式多次强调学生安全并提出具体要求。学校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内不追逐打闹,以防发生碰撞事故。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校的供热站、锅炉房、配电室、天然气调压柜等危险区域均设有防护栏,并悬挂了提示语和警示牌。学校的电源线路、体育器材、设备设施做到经常检查,随时维护。除了平时的检查外,每学期针对安全工作进行多次全校性的排查,排除了安全隐患。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因为设备设施劳损而引起的人身、财产安全事故。此外,安排值班教师进住学生公寓,加强人防安全,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学生上下学管理制度等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实际根据需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堵塞了漏洞,保证了学校安全。逐步完善了门卫值班制度,有效的防止了社会闲散人员和不法分子的滋扰;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巡查,制定了安全巡查制度,学校与工业园派出所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的安全;为了进行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值班教师进住学生公寓,督促指导学生按时就寝,有效的制止了学生在宿舍的不文明行为,制定了教师值班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十不准”等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起到了约束和限制作用,使学生安全工作得到了保障;每学期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教会了学生逃生自救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在紧急状况下逃生避险的能力;为防止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发生,学校制定了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责任分工;学校安全工作牵扯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务处、学生处经常性进行师生安全教育,实验实训课的规范管理,防止了学生在上课期间的伤亡事故;学生周末回家、返校的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节假日饮食安全等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成效显著;后勤处对学生食堂、超市的经常性检查,保证了学生的饮水、饮食安全。学校的消防设备、体育器材、电源线路均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维护修缮;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保卫科经常性进行学校安全工作检查,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做好安全工作的方法,解决工作出现的问题,将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有可能引发的一切安全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4.6科研管理。学校制订《信丰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信丰中等专业学校教学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教科研工作流程,改革教科研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教科研工作,激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成立教研处和学校教育教学委员会专门管理和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
推广微课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举办学校微课教学比赛。
3.4.7管理队伍建设。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了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培训考核力度,通过校际交流、派出培训等形式培养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完善群众参与评价管理团队的机制,以群众的外推力增强管理团队能力提高的内动力。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建成了“学服通”数字化校园系统,该系统包括教务管理平台、课件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试题库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了教学、学生、资产、人事、安全等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健全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通过培训,强化了管理人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搭建了多元评价的平台,教师、学生、家长、企业通过评教系统、学校公众微信、学校抖音、快手官方账号参与学校质量评价和管理服务,使学校的理水平明显提升。
3.5德育工作情况
信丰中专以培养学生“德智体技”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树职业教育标杆”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心二信三色四家”的德育特色。
一心:坚定成长成才决心。利用每周升旗仪式进行宣誓,引导学生自我约束;通过每周德育讲堂、成人礼等活动,进行感恩、责任、担当教育;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引导学生意识到中职生也能有出彩人生。
二信:一是阳光自信。每周举行一次德育讲堂,进行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每周邀请一次心理专家来校义诊进行心理辅导;定期举行盘发节、及笈礼等活动进行仪容仪表规范及自信教育。二是诚实守信。利用好升旗仪式及时表彰鼓励拾金不昧、有责任担当的学生;邀请专家来校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扣好人生第一??圩?;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十佳美德少年,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向善向上。
三色:一是红色教育,充分发挥信丰乃至赣南老区的红色资源,通过清明节扫烈士墓碑、九一八疏散演练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二是橙色教育,做大做强志愿者团队、礼仪队,为县域各大活动服务;积极参与交通管理,街道卫生打扫,为信丰“创文创卫”工作助力。三是绿色教育,每周一次“7S”综合评比,对明星班级、文明寝室进行奖励;每月评比一次“光盘行动”及垃圾分类先进集体;每学期举行一次“我是环境小卫士”校外实践活动。
四家:一是家中有爱孝悌感恩。布置“十个一”假期实践作业,进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团队走进敬老院,关爱老人、关爱社会困难群体。二是校亦是家谦恭遵让。通过德育讲堂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升旗仪式上的师生问好和教师节活动进行尊师重道教育;举办“我为校园添光彩”活动,引导学生爱护学校设施、爱护校园环境、融入学校的文化;三是情牵家乡爱我信丰。汽修、计算机等专业进行开放办学,免费对外洗车、维修等服务;定期组织教师下乡进行信丰政策(就业、创业)宣讲、回乡创业故事宣讲;大力与园区企业进行用工对接、企业培训、订单培养等多渠道合作。四是心系国家爱我中华。举行诵读、合唱、演讲等比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国家强盛为自豪: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力所能及服务社会的事。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组织健全,党务工作制度完善,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引下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三化”建设等工作,并各级开展党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师队伍从未出现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礼品现象。自2010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20年被列为市级“两新”组织“三化”建设示范点。
目前党支部有在职党员16名。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违反师德、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工会组织能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主动认真地为全校教职工服务。学校共青团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党支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4.产教融合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健全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等11个校企合作专项制度,新增合作协议3家,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数达到11068人次、接收就业学生数达到1095人,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个,开设企业冠名班3个、“企业课堂”班5个;企业参与新建校内实训室1间,改造升级实训室2间。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了“五对接”(文化对接、专业对接、标准对接、岗位对接、评价对接)和“五共同”(共育人才、共研标准、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商评价),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相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能力提高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2020年,集实验、实训、教学于一体面积达53,380多平方米的多个实训基地,16个信息化教学工作室,校办产教研一体的实训基地——信丰香山红电子科技厂已开工建设。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校企双方结合产品加工与实践操作共同开发项目实训教学案例多个,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学校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其中5家合作协议满3年以上,县内企业有2家,骨干企业有1家。
近三年来,学校投入近300万元对教学实施、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学校教学软、硬件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4.2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信丰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成立对外合作办公室,强化领导,一把手校长为学校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招就处、教务处、学部主任为成员。
任务明确。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每月第一周,各学部实习、就业管理部门定期召开校外实习班班主任会议;每逢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召开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校长听取各实习就业负责同志汇报工作,由校长、副校长布置一下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实习、就业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每年的十月份完成就业档案装订工作。
细化管理。每安排一次校外生产实习之前,召开家长会、实习动员会。由学部进行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安排好生产实习后,要签定协议。校长检查各系部实习、就业负责人巡访工作,学生处主任检查负责实习、就业工作人员及班主任的巡访工作。
认真落实职业指导计划。每个专业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之前,各系部负责制定生产实习课题,必须完成《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招就处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生产实习培训计划,确保顺利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责任到人。班主任负责组织家长会,确保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及其家长到???,并负责学生与家长签写学生实习合同。各系部负责人,必须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认真填写学生生产实习巡视记录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保证每月走访所有的用人单位一次以上,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分管校长每周要听取就业的工作汇报,检查布置就业的各项工作。校长负责考核各系部负责实习、就业的工作,及时解决实习、就业处工作中的困难,宏观调控、指导实习就业工作。
4.31+X证书试点情况
学校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立1+X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专项工作推进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严把证书标准和人才质量两个关口,规范培养培训过程,促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培训评价组织支持下,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同时可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培训。按程序申请设立为考核站点,配合培训评价组织实施证书考核。
4.4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学校依托合力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订单培养电子信息类学生,并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去,企业技师到学校来的活动,效果显著。
4.5集团化办学情况
我校多次为省市县承办各种大型活动,为职教事业发展多作贡献。例如,2020年赣州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两个项目、信丰县首届电子信息职工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得到与会领导、兄弟学校及园区企业的高度评价。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多元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亲情化服务”的办学思路,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学校予以高度评价,县委县政府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绩多次表示肯定。学校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县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根据学校对7个用人单位的500名2019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480人,不满意的20,满意度达95%;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478人,不满意的22人,就业满意度95.6%;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并推荐的470人,不满意的30,满意度和推荐度为94%。
5.2社会服务
学校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信丰中专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县内大型文体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1,286人次;抗疫第一线、省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发展推进会、信丰阁惠民活动、信丰县第五届合唱节、信丰县首届电子信息职工技能大赛……到处都有我校志愿者的身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包括培训服务、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
5.3对口支援
学校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与每一位学生都谈一次心,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剐问蕉嘌闹魈獍嗷?,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5.4服务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提升政治站位,认真统筹安排,整合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摸排,实行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调度指挥。学校党委、行政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书记指示和省长具体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统筹协调,迅速安排部署疫情防护工作措施。一是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校领导兼任,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分层管理,依法防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应对,群防群控”的原则,研讨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防控全覆盖,不留工作空白点。三是学校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寒假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的通知》,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启动部署,对各项防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师生防控意识。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学校主页通知、公众号发布、QQ微信推送、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二是传达落实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传达落实到每个学部、每位师生及家长。三是发布致学生的公开信。1月26日,发布《致学校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促进广大学生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从自己做起,肩负疫情防控责任。
加强排查消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师生排查。及时启动联防联控措施,采取学校、学部、专业、班级 “四级联动”,相关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动向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师生流动台账持续跟踪管理。二是全面进行防毒消杀。对学校各重点部位喷洒消毒水,最大程度上消毒杀菌;做好校园饮用水供应的卫生安全管理;实施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三是加强校园值班巡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强化假期“三级值班”制度,书记校长坚持每天到校工作;加强门岗登记检查,非本校师生禁止进入校园;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17点前上报汇总疫情情况。四是做好网上授课准备。发布《关于做好网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教师提前做好网上授课准备,按原课程表和教学进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时上课下课,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加强监督检查,大力夯实工作责任。一是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倡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肩负起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叩问初心、践行使命。二是严明防控工作纪律。校委会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促进责任落实。三是开展工作情况检查。组织成立了四个工作检查组,不定时对学校进行工作检查,有力推动了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信丰县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6.2政策措施
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校纪委督查室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各学部第一轮在全校范围内选聘本部门所需的90%课任教师,对落聘的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聘任,对仍然落聘的教师实现待岗跟班听课。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干、教师和工勤不同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7.特色创新
7.1传统文化创特色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培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中职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さ闹匾庖?,11月26日,由信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淖橹才诺目图椅幕ǜ幽希┥;で且沤T盎疃呓欧嶂凶?。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包括“赣南采茶戏”和“信丰铜钱花”两项非遗文化,分别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优秀老师胡永灵、尹珺进行授课,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现场感受了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们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全育人”为架构,打造“123”特色德育管理模式。确保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建设为载体,打造“5S管理”+“红色记忆”教育的“双轮驱动”的德育管理模式。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总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确立以“培养感恩责任意识,强化法治安全教育”为载体的“双轮驱动”德育工作体系,把学生的5S管理文化和红色记忆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走心、立规”的多样教育方式,把“5S管理文化”+“红色记忆”的“双轮驱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师生“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以学部为单位轮流安排,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值日。在校园各个位置设岗位布点。齐抓共管,做好校园安全、环保、秩序等工作。
7.2紧密围绕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谋发展
2020年11月18日,由信丰中等专业学校投资注册的信丰香山红电子科技厂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信丰中专“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产教整合、产教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式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9月12日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电子信息类项目、9月20日信丰县电子信息产业职业技能大赛、11月13日信丰县电子信息类企业“实习+就业”冬季双选会均在信丰中专举行。
近年来,信丰中专利用信丰县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广泛与信丰高新区电子信息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活动,先后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信丰祥达丰电子有限公司、信丰信达电子有限公司等30多家本地电子信息企业建立合作,并采用的“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把企业技术骨干请到学校来,把骨干教师送到企业去,把生产线建到学校来,广泛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活动,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按照信丰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自2017年春季开始,每年在信丰中专开设300人计划数的“电子线路板”订单班,采取“一村一名中专生”的形式,招收建档立卡户和企业16-20岁在职职工组成全日制订单班学生,并给予学费减半的资助政策,利用校企合作模式为电子信息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如今,信丰中专每年为本地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输送毕业生和实习生均在500人以上。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信丰中专优秀校友郭桥生,曾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及奖励,先后被县政协选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青年创业标兵”、2013年江西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荣获“最美劳动者”“省级民营科技企业”“高新企业证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基金”“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就业创业先进单位”、2013年又授予2013-2014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十佳文化产业龙头企业”2014年荣获2013年度十佳文化产业及“文明诚信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无独有偶,优秀毕业生刘红旭,2012年入校学习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在校期间曾获多项电子线路一等奖、多项实操技能一等奖、制冷技术江西省省级竞赛优秀奖。2014年通过本校三校生高考,考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深造,并在大学毕业后专研于电商行业,将国内电子产品销往欧美和东南等地区。2018年在深圳成立跨境电商亚马逊经营公司,2019年实现团队盈利达数百万元,人均年收入30万元。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运用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创新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是今年实施“校企合作”,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让先进的学校帮助我们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
四是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专家把脉,尤其是在“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新的探索,县域中专校创建可以根据地方实际上报具有地方特色的创建项目以获取专项资金支持。
8.2改进措施
我校根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提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优化合作、开放创新”等五项基本原则和办学思路,确定改进措施。
一要抓住“十四五”新的发展机遇期,遵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优质发展;
二要紧跟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抓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高地的大好时机,紧靠信丰县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把我校打造成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三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利益,以“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为双翼,不断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破解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秉持以就业为指导,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2021年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