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

 二维码 71
发表时间:2021-12-13 11:08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

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信丰中专)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原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信丰县分校(俗称“金盆山共大”)和创办于2007年的信丰县天华职业技术学校在2010年整合而成,2016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西省教育厅批复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实验学?!薄敖魇档优质中职学?!薄敖魇∈痉吨械戎耙笛!薄叭肮そ逃嘌凳痉兜恪薄敖魇≈行⊙Вㄓ锥埃┢桨惭J痉堆!薄敖魇〈锉曛兄把!薄叭兄耙到逃冉!薄案又菔形拿餍T啊薄案又菔邢冉愕匙橹薄案又菔蟹穹枪兄凭梅⒄瓜冉ノ弧薄案又菔?A级单位”“赣州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学?!薄靶欧嵯赜镅晕淖止娣痘ㄉ枋痉缎!钡热儆坪?。

同时,信丰中专是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NIT)考点、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CAD)项目考试基地、江西省退役士兵定点技能培训单位、江西省智能制造职业集团常务理事单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赣州市党建“三化”建设“两新”组织示范点、赣州市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赣州市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中国合唱艺术之乡合唱示范基地。

学校位于信丰县工业园区诚信大道,校园占地141,362.6平方米(合212.05亩),生均占地面积44.22平方米;校舍面积89,247.6平方米,生均27.92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3,077.59万元,其中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实训设备值13,698.89元,其他专业生均实训设备值5,389.69元;总投资近2亿元。

1.2学生情况

1.2.1招生规模。2021年,学校全日制招生971人,比2020年度减少112人,其中农村户籍800人,比2020年减少171人,城镇户籍81人。


:新生生源情况分析表








2020年
2021年
增长情况





人数
占比重
人数
占比重
人数
增长比重

新生总人数
1083

971

-112


按专业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276
25%
400
41%
124
15.7%

学前教育
195
18%
136
14%
-59
-4.0%

计算机应用
45
4%
41
4%
-4
0.1%

模具制造技术
46
4%
25
3%
-21
-1.7%

汽车制造与检修
135
12%
126
13%
-9
0.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47
4%
47
5%
0
0.5%

机电技术应用
36
3%
0
0%
-36
-3.3%

电子商务
128
12%
31
3%
-97
-8.6%

电子与信息技术
0
0%
23
2%
23
2.4%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161
15%
106
11%
-55
-3.9%

旅游服务与管理
14
1%
7
1%
-7
-0.6%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29
3%
29
3.0%
按户籍
农村
971
90%
800
82%
-171
-7.3%

城镇
81
7%
171
18%
90
10.1%


1.2.2在校生规模。2021年,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3197人,比2020年减少305人,学生巩固率达99%。

表二:在校生规模情况分析表



2020年
2021年
增长情况





人数
巩固率
人数
巩固率
人数
增长比重

按年级
一年级
1083
99.63%
971
99.60%
-112
-0.03%

二年级
1158
98.79%
1083
99.81%
-75
1.02%

三年级
1261
98.81%
1158
97.87%
-103
-0.94%


1.2.3毕业生规模。2021年,学校毕业生1153人,比2020年减少108人,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1+X”中级以上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93.73%。

1.2.4培训规模。2021年,学校服务社会短期职业培训997人次,比2020年减少283人。

1.3教师队伍

2021年,学校教职工人数221人,生师比达19.73:1,比2020年减少13人;专任教师162人,比2020年减少25人,增长比例-13.3%;专任教师队伍中,专业教师98人,占60.5%。双师型教师69人,占专业专任教师的70.4%,其中,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技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格)的教师29人,占双师型教师的42.03%;兼职教师占13.6%;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62人,占专任教100%;硕士以上学历2人,占教职工人数1.2%;高级职称教师2人,占教职人数1.2%。

表三:师资队伍情况分析表



教职
生师比
双师型
专任
兼职
本科
硕士
高级

工数


教师
教师
学历
学历
职称
2020年
234
14.97
47
187
47
183
4
2
2021年
221
19.73
69
162
22
162
2
2


1.4设施设备

2021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077.59万元,生均5,454.03元,比2020年增加1167万元,增长比例61.10%;纸质图书124,380册,生均38.9册;比2020年增加0.7万册,增长比例6.71%。其中专业用书41,594册,占33.44%;电子教学参考书和期刊以及其他教学资料20,000种。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树职业教育标杆”为目标,秉承“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为宗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和社会服务活动,参与人数比例逐年提高。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8%、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5%、毕业率99%。

2.2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秉持“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遵循教育部门提出的“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精神,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本年度新增了“女子合唱团”“朗诵与主持艺术团”等4个学生社团,使校园学生社团达35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为我校社团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一年来,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8.8%,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6.3%,实习满意度达9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7%,生活满意度达92.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7.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6%。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一年来,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出资的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21年享受人数为4人,总金额2.4万元;在国家免学费方面,2021年享受免学费人数2020年秋季为2542人,比2020年减少88人,总金额256.22万元,比2020年减少16.09万元;2021年春季为2432人,比2020年减少75人,总金额为245.06万元,比2020年减少17.07万元;国家助学金2021年秋季为881人,比2020年增加198人,总金额为88.1万元;2021年春季为839人,比2020年增加189人,总金额为83.9万元。2020年秋季学期,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主要是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按国家下达的文件,结合江西省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我校把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主要是补助给我校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表四-1:学生资助情况分析表(免学费)(万元)


 
2020年
2021年
增长情况













人数
金额
人数
金额
人数
金额










2019年秋季
2020年春
2019年秋季
2020年春季
2020年秋
2021年春
2020年秋季
2021年春季
春季
百分比
秋季
百分比
春季
秋季

总人数
2617
2520
2723050
2621300
2542
2432
2562200
2450600
-88
-3.49%
-75
-2.87%
-170700
-160850

按年级
一年级
918
830
923900
831600
949
871
927000
850400
40
4.82%
31
-3.38%
18800
3100

二年级
818
809
860850
851400
792
761
791550
757800
-48
-5.93%
-26
-3.18%
-93600
-69300

三年级
881
881
938300
938300
801
800
843650
842400
-80
-9.08%
-80
-9.08%
-95900
-94650


表四-2:学生资助情况分析表(助学金)(万元)


 
2020年
2021年
增长情况













人数
金额
人数
金额
人数
金额










2019年秋季
2020年春季
2019年秋季
2020年春季
2020年秋季
2021年春季
2020年秋季
2021年春季
春季
百分比
秋季
百分比
春季
秋季

总人数
683
650
683000
650000
881
839
881000
839000
189
29.08%
198
28.99%
189000
198000

按年级
一年级
408
377
408000
377000
515
490
515000
490000
113
29.97%
107
26.23%
113000
107000

二年级
275
273
275000
273000
366
349
366000
349000
76
27.84%
91
33.09%
76000
91000


2.4就业质量

2021年,学校应届毕业生1153人,比2020年减少108人,初次就业人数676人,比2020年减少350人。本地工业园就业484人,比2020年减少41人,占就业人数7.6%。年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9.8%,月平均工资在4200元左右,比2010年增加19.3%。对口单独招生升学323人,比2020年增加201人,通过普通高考升入高校17人,比2020年增加6人。

表五: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表



总人数
初次
就业数
本地
工业园
比例
增长值
对口率
月工资
对口
单招
普通
高考
2020
1270
1026
538
52.43%
1.03%
98.67%
3800
122
11
2021
1153
676
484
71.6%
19.2%
99.8%
4200
323
17


2.5职业发展

2021年,根据学校对7个用人单位的485名2021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461人,不满意的24,满意度达95%;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465人,不满意的20人,就业满意度96%;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并推荐的446人,不满意的39,满意度和推荐度为91.2%。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栌惺置教寮际跤τ?、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农村经济管理、学前教育、舞蹈表演、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热门专业,其中3个省级精品专业,5个校企合作订单专业,9个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对接专业。

学校在2015年就成立了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定期召开各专业建设研讨会,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专业集群和幼儿师范教育专业为中心带动其他专业共同发展的趋势,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提供有效地指导。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每年根据市场的需要及区域内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企业和工作岗位进行课程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为县域品牌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县各大公办、民办幼儿园,为了给信丰县高新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提供人才后盾,学校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采用“一村一名中专生”的形式招收电子信息人才订单班,2019年又新增“合力泰”定向班,为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学校计划在2021年新增“康养休闲旅游”专业,切实为地方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

经过多年的专业调整,学校已经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建立了以电子信息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为一体的5G产业专业群,学生人数逐年提高,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群。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监督下,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本校的专业教学方案,每学期至少举行1次专业教学研讨交流会,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调整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用性强的教材。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学校每个专业均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2019年起还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目前专业实践课教学课时达70%以上。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制定了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每学期均定制切实可行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并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人事和教务部门组织实施。学校每年均组织教师参加技能比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教务处每2周定期组织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一师优课、一课名师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定期开展评课、讨论课程改革等活动。

自从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来,学校每学期均组织校企员工交流活动,合作企业负责人经常与学校校级领导研讨工作,每学期双方互派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到对方兼职,平均专业教师每3年到企业实践达6个月以上。

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学校出资自费培训等专业培训每年达50%以上,费用支出占生均经费10%以上。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目录,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规范教育教学。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制定完成我校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33项,教学管理职责19项。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诊断诊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规范实习实训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

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选取教学用书,遵循适用择优的原则。

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定《信丰中等专业学校学部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和《信丰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办法》,构建教学工作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质量评价制度,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3.4.2学生管理。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坚持党建带动教育教学的工作方针,秉承“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倡导广大师生秉承“责、敬业、拼搏、奋进”的校风,广大教职工谨遵“心连心,育人于爱;手把手,教以致用”的教风,广大学生立足“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的学风,恪守“十个学会”的学训,即: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学会自律,从学会守纪开始;学会生存,从学会自护开始;学会礼仪,从学会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学会交谈开始;学会文雅,从学会坐立开始;学会审美,从学会穿着开始。引领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营造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优良校风。

学??瓮饣疃岣欢嗖?,团委的各大社团提出“信丰中专大舞台,你要有才你就来”的口号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先后成立了新媒体运营中心、广播站、合唱团、舞蹈社、礼仪队、仪仗队、志愿者协会等22个学生社团,并融合企业文化、传统文化、职业教育特色广泛开展社团活动,每年举行“艺术节”“技能节”“合唱节”等大型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共青团先进单位”,学校志愿者协会和礼仪队更是县里的一张名片,只要有大型活动,必有信丰中专的志愿者和礼仪队。

3.4.3财务管理。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教育厅的规定,开展财务活动,在每项经济事务中,严格依照财经纪律、财务规章制度办理。学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学校对财务经费实行严格管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学校实施了财务收支内部审核制度,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学校内部部门财务收支的审核力度。每年末财务工作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报告和审计情况在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在校务公开栏、学校门户网站等平台上公示,公开财务预决算信息,主动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育教学实训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项目,财务收支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学校的一切重大开支和重要经济事项决策均由学校集体研究决定。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按相关规定对报损、报废的财产进行申报、审批,切实做到了帐相符,帐物相符,严防学校财产流失。

3.4.4后勤管理。学校建立了健全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配备校产校舍专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学校所有固定资产清理登记,新增和减损固定资产手续规范、及时入账。维护好学校各种基础设施,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所需办公用品及学生用品等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供应制度,保证物品质量,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物品出入库制度;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具体抓落实,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米、面、粮、油大宗物资定点采购、索证登记、食品留样、餐厨具消毒等制度,确保食堂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严格做好食堂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培训、办证等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持食堂的清洁卫生,利用校园媒体及主题班会、板报进行“勤俭节约”宣传活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桌、椅、凳、橱柜、床、沙发、电扇、体育器械等,实行统一由总务处进行管理,由使用部门或个人负责。学校制订配备标准、管理及赔偿制度。建帐立卡,每年核对一次,办理报损报废手续,做到账物相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教职工调进调出,均应办理领用物品归还手续,遗失、损坏按制度赔偿。随时报修,对于非人为损坏的财产,学校负责维修或更换;对校内的水电气由专人负责,实行每日巡视维修制度,随时检查跑冒滴漏,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尤其是用电设备和线路安全,防止水质污染和管道破裂,确保水电气暖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学校的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等以服务外包、过程考核、目标管理的形式,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保证校园及楼宇内部整洁、美观。

3.4.5安全管理措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处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安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安全工作责任网络图,每学年分别与教育局和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同时聘请辖区警务区领导任法制副校长,定期举行安全讲座。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严格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防控工作程序严格把关,实现全阶段0疑似病例,近3年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3.4.6科研管理。校长赖敏慧和执行校长赖英明为全国生命教育课程研究促进会成员,赖敏慧还是省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市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评审专家。章青松,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师,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卓越成就奖”,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肖六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学校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赖敏慧、赖英明参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和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命教育—成长必修课(中职版)》编写工作,担任编委;王东、申爱珍、袁燕平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语文(第二版)基础??椤繁嘀ぷ?,担任副主编;王昌华、李秀玉、刘斌、张敏、刘淦、俞永姣、李爱莲、孙春梅、肖宏华、顾伟等人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计算机应用基?。╓indows7+Office2010)》编著工作,其中王昌华为副主编,其他同志为编委成员;由肖六姣担任主编,朱萝花担任副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版)》等教材目前均为全国中职学校广泛运用,成绩非常显著。

3.4.7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日常管理采用校部二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财产与资产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利用党建文化带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工会教职代会、妇联等职工组织的作用,广泛征求意见,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成立团委学生会进行自制管理,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管理措施到位,管理手段先进。2020年,学?;够ㄖ亟鸫蛟熘腔坌T肮芾硐低?,目前已全面实行数字化校园管理。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建成了“学服通”数字化校园系统,该系统包括教务管理平台、课件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试题库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了教学、学生、资产、人事、安全等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健全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通过培训,强化了管理人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搭建了多元评价的平台,教师、学生、家长、企业通过评教系统、学校公众微信、学校抖音、快手官方账号参与学校质量评价和管理服务,使学校的理水平明显提升。

3.5德育工作情况

信丰中专以培养学生“德智体技”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立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树职业教育标杆”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心二信三色四家”的德育特色。

一心:坚定成长成才决心。利用每周升旗仪式进行宣誓,引导学生自我约束;通过每周德育讲堂、成人礼等活动,进行感恩、责任、担当教育;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引导学生意识到中职生也能有出彩人生。

二信:一是阳光自信。每周举行一次德育讲堂,进行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每周邀请一次心理专家来校义诊进行心理辅导;定期举行盘发节、及礼等活动进行仪容仪表规范及自信教育。二是诚实守信。利用好升旗仪式及时表彰鼓励拾金不昧、有责任担当的学生;邀请专家来校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扣好人生第一??圩?;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十佳美德少年,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向善向上。

三色:一是红色教育,充分发挥信丰乃至赣南老区的红色资源,通过清明节扫烈士墓碑、九一八疏散演练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二是橙色教育,做大做强志愿者团队、礼仪队,为县域各大活动服务;积极参与交通管理,街道卫生打扫,为信丰“创文创卫”工作助力。三是绿色教育,每周一次“7S”综合评比,对明星班级、文明寝室进行奖励;每月评比一次“光盘行动”及垃圾分类先进集体;每学期举行一次“我是环境小卫士”校外实践活动。

四家:一是家中有爱孝悌感恩。布置“十个一”假期实践作业,进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团队走进敬老院,关爱老人、关爱社会困难群体。二是校亦是家谦恭让。通过德育讲堂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升旗仪式上的师生问好和教师节活动进行尊师重道教育;举办“我为校园添光彩”活动,引导学生爱护学校设施、爱护校园环境、融入学校的文化;三是情牵家乡爱我信丰。汽修、计算机等专业进行开放办学,免费对外洗车、维修等服务;定期组织教师下乡进行信丰政策(就业、创业)宣讲、回乡创业故事宣讲;大力与园区企业进行用工对接、企业培训、订单培养等多渠道合作。四是心系国家爱我中华。举行诵读、合唱、演讲等比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国家强盛为自豪: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力所能及服务社会的事。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组织健全,党务工作制度完善,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引下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三化”建设等工作,并各级开展党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师队伍从未出现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礼品现象。自2010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20年被列为市级“两新”组织“三化”建设示范点。2021年先后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学?!薄叭邢冉愕匙橹?。

目前学校拥有党员教师12人,校级班子5人有4名中共党员,1名为入党积极分子,学校重大事情均邀请董事会参与讨论,重大决策采用业主、书记、校长共同表决制,决策体系科学民主,并经常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和行业协会共同商议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了产业、行业、企业联运的沟通机制。

4.产教融合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健全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等11个校企合作专项制度。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了“五对接”(文化对接、专业对接、标准对接、岗位对接、评价对接)和“五共同”(共育人才、共标准、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商评价),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相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能力提高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近三年来,学校投入近300万元对教学实施、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学校教学软、硬件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要求。2021年,集实验、实训、教学于一体的校办产教研一体的实训基地——信丰香山红电子科技厂即将投入使用。

学校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其中5家合作协议满3年以上,县内企业有2家,骨干企业有1家。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4.2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信丰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成立对外合作办公室,强化领导,一把手校长为学校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招就处、教务处、学部主任为成员。

为了规范我校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根据省、市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各专业顶岗实习均在6个月左右,并实行校企共同管理,实习期间每个企业均安排有企业指导技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学生全程进行跟踪指导与管理。学生实习投保100%。

4.31+X证书试点情况

学校继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立1+X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专项工作推进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严把证书标准和人才质量两个关口,规范培养培训过程,促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培训评价组织支持下,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同时可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培训。按程序申请设立为考核站点,配合培训评价组织实施证书考核。

近三年,学校平均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1+X”中级以上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87.72%。其中,2019年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1+X”中级以上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82.68%,2020年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1+X”中级以上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86.74%,2021年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或“1+X”中级以上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达93.73%。

4.4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为了提高各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学校已与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股份有限公司、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瑞德电子(信丰)有限公司、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农夫山泉、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地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得每个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实习需要的实习基地,并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去,企业技师到学校来的活动,效果显著。2020年下半年开始,学校汽修专业引企入校,联合创办汇景汽车有限公司投入运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5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劳兄谢耙到逃?、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江西省职业教育协会、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全国生命教育课程研究会等组织,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广泛开展名师名家“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修订等工作,共享有利资源、共同发展。

学校紧紧围绕信丰高新技术产业园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依托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所高校和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及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广泛开展专业联盟建设工作,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行“一村一名电子线路板中专生”订单班计划,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同时还积极参与省、市职校联盟,广泛与兄弟学校交流办学经验,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兄弟学校并与兄弟学校共同发展。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为了巩固学生专业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均组织一次校内技能竞赛,以赛促练。2021年,学校承办了市级技能大赛3个项目,同时还将首次承办省级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和由省总工会主办的省级电子信息产业职业技能大赛。2021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总成绩获全市第6名的好成绩,7个赛项15人次入围省赛。近年来,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个人一等奖51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178项。

为了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学校就业处联合教务处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对接交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分别与北京新迈尔、上海厚载公司联合研发校本课程,并与汇景汽车服务公司在校内建立现代学徒制校办企业,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广泛采用行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始终保持专业课教学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

5.2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校紧密贯彻落实“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了自己的培训课程资源库,并积极面向社会提供文化、技能、生活等各类培训,组织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幼儿园教师、电子电工、电子商务、退役军人等项目培训达数10万人次,仅2020年就达5824人次,成为县域内城乡培训的首选单位。

学校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信丰中专志愿者团队”,为社区、县内大型文体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包括培训服务、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

5.3对口支援

学校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与每一位学生都谈一次心,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剐问蕉嘌闹魈獍嗷?,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5.4服务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提升政治站位,认真统筹安排,整合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摸排,实行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调度指挥。学校党组织成员、行政人员认真学习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具体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统筹协调,迅速安排部署疫情防护工作措施。一是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校领导兼任,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分层管理,依法防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应对,群防群控”的原则,研讨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防控全覆盖,不留工作空白点。三是学校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的通知》,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启动部署,对各项防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师生防控意识。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学校主页通知、公众号发布、QQ微信推送、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二是传达落实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传达落实到每个学部、每位师生及家长。三是发布致学生的公开信,促进广大学生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从自己做起,肩负疫情防控责任。

加强排查消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师生排查。及时启动联防联控措施,采取学校、学部、专业、班级 “四级联动”,相关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动向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师生流动台账持续跟踪管理。二是全面进行防毒消杀。对学校各重点部位喷洒消毒水,最大程度上消毒杀菌;做好校园饮用水供应的卫生安全管理;实施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三是加强校园值班巡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强化假期“三级值班”制度,书记校长坚持每天到校工作;加强门岗登记检查,非本校师生禁止进入校园;

加强监督检查,大力夯实工作责任。一是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倡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肩负起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叩问初心、践行使命。二是严明防控工作纪律。校委会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促进责任落实。三是开展工作情况检查。组织成立了四个工作检查组,不定时对学校进行工作检查,有力推动了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信丰县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6.2政策措施

学校强化党组织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校纪委督查室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各学部第一轮在全校范围内选聘本部门所需的90%课任教师,对落聘的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聘任,对仍然落聘的教师实现待岗跟班听课。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干、教师和工勤不同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7.特色创新

7.1传统文化创特色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精神》,信丰中等专业学校主动作为,勇于争先,配合信丰县文广新旅局开展客家文化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其中“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反响热烈,获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的高度认同,并于2021年7月被市文广新旅局评为“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20年11月26日,由信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淖橹才诺目图椅幕ǜ幽希┥;で?/span>非遗进校园活动首次走进信丰中专。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包括“赣南采茶戏”和“信丰铜钱花”两项非遗文化,分别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优秀老师胡永灵、珺进行现场授课,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现场感受了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学校采用舞蹈老师先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普及、再到全校推广的方式,把“信丰铜钱花”融合改编为大课间活动,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让非遗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课堂,现已进入全校推广阶段。此前更有安远中等专业学校等兄弟学校专程前来信丰中专观看特色大课间——信丰铜钱花的表演。

2021年5月18日,为庆?!斗俏镏饰幕挪ā钒洳际苣?,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县文广新旅局在信丰中专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开设了传统采茶戏、铜钱花表演等非遗兴趣班,6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学习,营造了浓厚的非遗传习氛围。学校与组织县文化馆(县非遗?;?/span>中心)再次开展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な笛榍?/span>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表演了采茶戏、打马灯、青草狮、黄龙表演等非遗项目,信丰中专铜钱花团队首次在专家面前表演,获得了一片掌声。此外,广大同学们还观看了我县所有国家级、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展板,活动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2021年赣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信丰中专铜钱花表演队首次亮相在全市人民面前,灵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让许多人为之侧目。

?;し俏镏饰幕挪?,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信丰中专将一如既往地推进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让客家文化、非遗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推陈出新,推广致远。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办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办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经费拮据

我校每年收入1200多万,而每年实际支出需要1500多万,入不敷出。2020年9月起,因公办教师调回,原由财政拨付的其他聘用教师的基本工资同时取消,学校仅靠学费收入维持运营,支付教师工资压力很大。同时,因职业教育的教学设备更新换代较快,需持续性投入大量资金,致使学校办学经费十分拮据。

(二)师资力量薄弱

因待遇、职称、偏见等各种原因,中职教师吸引力不强,招聘难度大,招聘的教师与学校所需专业不对口,高水平的教师招不进来。我校前往赣南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进行招聘,效果均不理想,师资问题成了办学的一大难题。

(三)政策分配不够均衡

在生均办公经费、高考专项奖励、师资培训等政策上,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存在偏差,我校近几年高考升本率达12%,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也多次获奖,但并未享受相关奖励扶持政策。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也与公办学校差距较大。

(四)社会认识还不到位

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用人制度、舆论环境、就业待遇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还有偏差,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不愿意到中职就读。另一方面,全县关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氛围还不浓,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报道偏少,距离高中阶段职普比大致相当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高新区企业与学校发展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合作推进有阻力,企业参与率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入交流,培育的技术人才与高新区企业所需的人才匹配率不高。部分企业只有遇到用工难问题才与学校沟通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对学生缺乏温暖与关怀,学生对园区企业难有认同感。我校在2016年开设了“电子信息产业”定单班,采用“一村一名中专生”的形式招生,但多数企业处于被动状态,与学?;ザ还?,效果不理想。

(六)征购土地办证不畅

我校新征购的土地因属于工业用地,转成教育用地难度很大,拟建的综合楼和图书馆无法开工建设,学生日常教学、实训及住宿处于紧张状态,相关领导多次进行了调度,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仍未有效解决。

8.2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等各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南融北接、敢闯善创、担当实干”,为决战“工业昂起、科创挺起、乡村兴起、城市崛起、三产旺起、环境优起、民生厚起”七项重点,当好融湾排头兵,迈入全省二十强,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保障,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党建工作,强化思想引领

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树形象”的理念,将“三化”建设作为学校党建的基础和中心工作,对标对表四个标准、六个规范,做示范、立标杆。着力落实“三会两卡”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带领全体教师朝着“四有”好老师不断迈进。

(二)抓住产业链调整,强化产教融合

1.对接市场调整专业建设,加强与高新区达丰、聚声泰、农夫山泉、绿萌果业、康国科技、一诺材料等企业产教融合,成立专业行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与升级,调整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努力扩大办学规模,重点建设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检修等生产制造类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和旅游管理、康养休闲、高铁乘务等旅游服务类专业对接湾区旅游度假康养产业。

2.努力打造“名师工作室”,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在办好省级单片机控制装置与调试技能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力争更多的省级技能大赛项目落户信丰中专,为决战工业昂起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三)引进先进理念,夯实办学水平

1.在与杭州技师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沿海地区优质职业教育院校合作的基础再次深化与江浙地区的交流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2.学校目前已长期聘请江浙地区如翁孝川、余国良等职业教育专业学者作为顾问,为学校发展和规划作指导,努力建成质量更加优质、结构更加优化的职业教育学校。

3.结合县域经济与湾区学校重点对接,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帮扶上与园区企业作好对接。

(四)深入中高职对接,孵化带动地方产业

“十三五”期间,我校与省内8家高职建立中高职对接关系,下一步,我校将积极与本地院校深入开展合作,目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都与学校达成合作意愿,以我校为专业教学基地共同培养人才,以我校为科研孵化基地共同与园区企业对接,共同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下一步环境工程学院也将在我校设立油茶产业学院,共同以乡村振兴为合作纽带,与县里进行深度合作。同时我校也将探索升格高职院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加大培训力度,服务地方经济

在扩大学历教育的同时,我校将继续加强与人社局、退役士兵管理局等部门及5G产业园等重点企业的合作,深入退伍军人培训、企业岗位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利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资源深入技术支持,每年力争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以上,切实为本地企业用工难、技术难等贡献应有的一份力量。

(六)深入红色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加强红色文化、思政德育类课程的建设,加强与县文广新旅局的交流与合作,夯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各项工作指标的落实到位,多渠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整合,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力争创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信丰中专将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精气神,切实树牢“趟出一条路子来”的必胜之心,在职业教育改革攻坚、试点试验上取得更大突破;昂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之志,在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上展现更大作为;强化“成功路上必有我”的担当之责,在职业教育协同推进、任务落实上汇聚更大合力,在全国打响江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品牌,为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江西力量”。




2021年11月10